今年70歲,來自印度,本身是內分泌學專科醫生的喬布拉(Deepak Chopra),1970年移民美國再從醫,80年代揭起身心醫學和全方法癒療(Alternative Medicine)風潮。至今他出書20多本。
《不老的身心》
我93年看過他一本《不老的身心》(Ageless Body, Timeless Mind)。書中融合了量子物理學、心理學、醫學、印度瑜伽冥想和東方哲學思想,帶領讀者重新詮釋生老病死的意義。但對我們東方人,尤其佛教徒而言,未免覺得他的理論毫不陌生,奇就奇在他自小在印度已是基督教徒。
他之所以在美國成名致富,其一原因是他搭上了當年炙手可熱的米高積遜,又上過Oprah節目接受訪問,及後在西岸更開設Chopra Center,接受治療客人全是非富則貴大人物,收費叫價每次可高達3萬美元,療程一月5至6次!無他,有錢人追求幸福健康長壽自古不變,中外皆一,永遠有市場。
這和高爾夫球有何關係?原來他2003年出版了一本高爾夫球書《髙爾夫啟迪 - 生命遊戲七課》(Golf for Enlightenment - The Seven Lessons for the Game of Life)。哈!我們高球員豈可不瞄一瞄?他更請來職業球手Jesper Parnevik寫序。
一句let go便let go
序言說:「這書令他徹底了解髙爾夫球(和人生)並不是你能掌控和支配的,釋放它吧(it’s a game of letting go)!」我刻意不把let go譯成我們日常愛說的「隨緣」,雖然意義相近,但隨緣較消極,像甚麼也不用做,由它算了。而我們髙球員大都是積極得近乎瘋癲之輩,為求減低差點無所不用其極,哪可一句let go便let go?
Chopra對高爾夫好奇,乃始於一名長期患偏頭痛的女職業球員來求診,期間激發起他思考高爾夫和人生的關係。世上怎會有這種運動,可以把人折磨到生不如死,但轉頭卻前事不計,趨之若騖的劇變?
及後他自己愛上高爾夫,發覺高球和人生遊戲極為相近;兩者皆是一個過程,過程中每人都永無止境地追求自性(Self)和快樂。自性快樂是需要滋養的,滋養先要闖過不受感官(perception)、情緒(Emotion)和想法(Idea)滋擾一關,和萬物一體哲學(the Wholeness)同出一轍。
佛教有佛教的萬物一體(自性皆是佛,皆是一體);耶教有耶教的萬物一體(神造萬物);球場上和生命軌跡上,我們受苦往往就是因為我們把自性與萬物分離(Separation)!他遂把高爾夫昇華到心靈層次,脫離現實,再以故事小說形式,虛構一名球技勁差的高球發燒友Adam,遇上一女教練/智者/幽靈Leela,啟迪出人生七課。
生命七課
七課書我個人稍嫌有點迂緩和太玄,讓我撮其重點如下:
第1課:Be of one mind,萬物一體,我們打球時全神貫注小白球,小白球是全部,不應與萬物分離,棄排他念;
第2課:Let the swing happen,如我們與萬物分離,內心定起掙扎,一掙扎便得不到性靈的支持,交給神吧(他是基督教徒);
第3課:Find the Now and you will find the shot,打球就只管現在一刻,不理其他潛意障礙;
第4課:Play from the heart to the hole,眾所皆知,你想點,結果往往未如人意,皆因自我與萬物分離;
第5課:Winning is passion with detachment,聖靈不能解決生命中全部難題,一些還要靠你的努力和全身投入;
第6課:The ball knows everything,人要活很長時間才信服冥冥中有主宰,小白球就是體現那高高在上主宰的存在;
第7課:Let the game play you,無神論者往往聲稱比神知道得更多,若然,無神論者知道自己有多少?要䆁放這矛盾,我們便得放棄一切操控慾。化「無為」為「有為」!
最後,Adam成為職業高球嗎?沒有。我上完七課也沒有,不過放下書本跑上球道,打了一輪很爛的高爾夫,但依然內心很快樂。(完)
#####
本文原於《Golf Digest/高球文摘》香港版刊出
[ #高球風雲 ]